 
					一棵豆芽菜
				 
				![]()
,一偏瘫母亲说:“我想去大理。”儿子一口回绝:太远,不去!哪知,母亲却说:“无花果多少叶子?”儿子愣住了,随后眼圈开始泛红:我没做好儿子本分!可网友却说:真是太孝顺了,真了不起!
偏瘫母亲一句“无花果多少叶子”,让拒带她去大理的儿子红了眼
山东青岛的王磊最近总被一件事揪着心。母亲偏瘫五年,左边身子不利索,说话也慢半拍,日常起居全靠他和妻子轮流照料。这些年,他几乎推掉了所有不必要的应酬,每天下班第一时间冲回家,帮母亲擦身、喂饭、按摩,夜里也总醒好几次,看看母亲睡得是否安稳。
这天晚饭时,母亲突然盯着窗外,慢悠悠地说:“磊啊,我想去大理。”王磊正给母亲剥橘子,闻言手顿了顿。他知道母亲年轻时爱看书,总念叨大理的风花雪月,可如今母亲行动不便,坐长途车颠簸不得,坐飞机又怕她身体吃不消。“妈,太远了,咱不去。”他尽量让语气温和,“等天凉快了,我带你去近郊的公园,那儿也有花有草。”
母亲没再说话,只是眼神暗了暗,低头慢慢喝着粥。
过了两天,王磊给母亲修剪窗台上的无花果。那是母亲偏瘫前种的,如今成了她每天盯着看的念想。他一边剪枯叶,一边跟母亲念叨:“这无花果今年长得好,过阵子就能吃了。”
母亲忽然开口,声音轻轻的:“无花果多少叶子?”
王磊愣了一下,下意识想数,可看着母亲浑浊却带着点期盼的眼神,他猛地反应过来——母亲哪是问叶子,她是在说,自己连窗外的无花果有多少叶子都数得清了,日子过得有多闷啊。那句“想去大理”,不是真要去千里之外,而是想换个地方,想看看不一样的风景,哪怕只是想想。
他鼻子一酸,眼圈瞬间红了。这些年,他总觉得自己把母亲的吃喝拉撒照顾好就尽了孝,却从没问过母亲心里在想什么,想要什么。他以为的“为她好”,其实是忽略了她的精神需求。“妈,是我不好。”他放下剪刀,握住母亲的手,“咱不去大理,太累。但我找个周末,带你去城里的植物园,那儿有南方的植物,跟大理的花一样好看,行吗?”
母亲的眼睛亮了亮,慢慢点了点头,嘴角露出一丝笑意。
王磊把这事发到网上,愧疚地说自己没做好儿子的本分。没想到网友们纷纷留言,夸他已经很孝顺了:“能五年如一日照顾偏瘫的母亲,就已经超过太多人了”“谁都有考虑不周全的时候,关键是愿意倾听和改正”“这才是真实的孝顺,不是非要满足所有要求,而是有那份心”。
其实,孝顺从来都不是标准答案。有人能带着父母周游世界,有人能守在身边端茶倒水,重要的是那份把父母放在心上的在意。就像王磊,或许他没能立刻满足母亲“去大理”的愿望,却在母亲一句看似无关的话里读懂了她的心思,这份懂得,就是最珍贵的孝顺。而那位母亲的“无花果多少叶子”,也成了每个为人子女的提醒:多听听父母没说出口的话,比什么都重要。